援疆专家黄宇贤:创新技术移植“生命种子”,护卫边疆健康!

内科招聘 5天前 浏览 8

2024年5月,随着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接力棒交接,作为其中一员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黄宇贤跨越山海,踏上了南疆喀什的土地。

在这片热土上,黄宇贤教授带领团队用300多天的日夜坚守,开创多项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填补了南疆地区空白,推动南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下粤喀情深的动人篇章。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黄宇贤教授依旧坚守在援疆的岗位上。

图片

一套组合拳,构建当地造血干细胞平台

“感谢广东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025年2月24日,新手妈妈胡尔西手捧锦旗的场景,定格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喀地一院”)血液内科的锦旗墙上。作为喀什地区首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益者,她的康复之路,正是黄宇贤教授团队技术攻坚的缩影。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属于国家限制类技术之首,难度极高。初到喀地一院时,黄宇贤教授面临科室设备不全、检测滞后、移植药物短缺等难题,开展这项高难度技术几乎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黄宇贤教授在当地医院积极协助引进异基因移植新设备,更新造血干细胞移植设备,改进干细胞单采流程,提高单采效率,将10小时缩减到4小时,减轻供者痛苦,改进干细胞冻存流程,降低干细胞被污染破坏的风险……一套组合拳下来,喀地一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平台构建起来。

图片

创造了南疆血液治疗史上的四个“第一”

随着设备与平台落地支撑,黄宇贤教授带领团队开创多项新技术,为疑难血液疾病患者带去生命的新希望。

针对胡尔西的复杂白血病病情,黄宇贤教授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支持下,联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完善移植舱设备与药品供应链,并制定“靶向治疗+甲基化调控”方案,将胡尔西从复发白血病的绝境中拉回。

在移植期间,面对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致命并发症,他带领团队连续90个日夜守在移植仓,用精准诊疗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经过援疆专家和血液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细心护理,胡尔西顺利出院。她坦言,是援疆专家和血液内科医护团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短短一年,黄宇贤教授与喀地一院血液科团队创造了南疆血液治疗史上的四个“第一”:新疆首例微移植治疗白血病、南疆首例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喀什首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和首例自体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些技术突破,填补了南疆地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空白,推动南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推动南疆地区血液专科技术创新,引领着喀什医疗翻开新篇章。

图片

授人以渔,锻造“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喀地一院现在也能成熟做移植手术,离家近,省费用,你们可以放心回来治疗。”当上级医院医生向身患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Ⅳ期的古丽推荐喀地一院时,这句话背后是黄宇贤教授团队攻坚新技术的底气。而此前,这类恶性程度极高的淋巴瘤患者只能转送上级大医院,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规范治疗。

面对高度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生命垂危的古丽,黄宇贤教授与血液病中心主任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联合团队,制定“大剂量化疗+自体移植+靶向维持”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多个疗程治疗,古丽体内的淋巴瘤病灶消失。随着病情稳定,团队为古丽成功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顺利出仓。

“援疆不仅要治病,更要留下技术。”在救治古丽的过程中,黄宇贤教授将“传帮带”理念贯穿始终。他通过“理论授课+临床带教”模式,系统培训喀地一院医生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全流程技术,从病情评估到术后管理,倾囊相授。

“血液内科在众多援疆专家的大力帮扶下,正在稳步发展。”喀地一院血液病中心主任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表示,血液内科已先后成为自治区血液病研究所喀什分所和喀什地区血液病质控中心,具有较完备的血液病诊疗和科研能力,可以治疗大部分疑难复杂血液疾病,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开展,为南疆大地的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保障,实现了喀什地区居民“大病不出喀,看病更省心”的愿望!

医者大爱,帮扶延伸至生命之外

黄宇贤教授的援疆足迹远不止于疾病救治,带领医护人员深入患者家庭,将关怀送至“最后一公里”,让医疗帮扶不仅有技术温度,更有人文厚度。得知胡尔西因长期治疗陷入经济困境,黄宇贤教授带头捐款并发动科室筹集 1.39万元善款,还带领“党员先锋服务队”定期上门体检,为患者制定居家用药和营养方案。

图片

黄宇贤教授还自费购置指脉氧仪捐赠科室,方便危重患者监测;私下为贫困患者垫付药费,却从不声张。一名维吾尔族患者握着药盒泪流满面:“广东医生,我们的亲人!”

如今,喀地一院血液内科的锦旗墙上,20面锦旗见证着粤疆携手的奇迹:胡尔西抱着孩子来复查,古丽重返校园的笑脸,还有无数患者康复后送来感谢信与鲜花。

从技术突破到人才培养,从疾病救治到人文关怀,黄宇贤教授用行动架起粤喀两地的“连心桥”。他的付出收获了“医疗技术创新奖”“最美科技工作者奖”等荣誉,但更珍贵的,是当地患者一声声“亚克西”背后的信赖与感激。

“每一次攻克难关,都是为了患者更好的明天。”黄宇贤如是说。这份来自跨越山海的深情,助推着喀什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南疆大地绚丽绽放。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马彦 卢钰仪

图| 受访者提供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0条)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