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医生”——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内科刘海波

内科招聘 14小时前 浏览 5

我心中的“好医生”,在我的理解应具备以下4个方面:精湛的医疗技术;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上下求索的科学精神;保持“医”如既往、不忘初心的医者本心。

内科工作岗位职责_如何成功走上内科岗位_内科工作内容总结及业绩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医疗技术是医生的核心能力,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治病、救命,而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我们治病、救人的根本!

我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心血管疾病危急症非常多,尤其是急性心梗,起病迅速,病死率高,怎样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一项基本技能。随着我们胸痛中心体系的成功建设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成功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越来越多,急性心梗死亡率已经从2019年的7.5%,下降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1.32%,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死亡率4.82%。

内科工作岗位职责_如何成功走上内科岗位_内科工作内容总结及业绩

除了救命外,治病更是一名医生更基础的工作。之前我们有很多诊疗技术没有掌握、不能开展,青浦老百姓需要到上海市区寻医治病,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麻烦。近4年,我们通过将团队成员送出去进修、将上海市区最顶级的专家引进来,带领团队在医院首次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近20项,现在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能在青浦、在我们医院得到有效的诊疗。

我作为一名医生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与上海市区三甲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技术,让青浦老百姓能在家门口看好心血管疾病。正是因为我们通过打造精湛的医疗技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能在我们医院得到有效的诊治,现在越来越多的青浦老百姓选择在家门口、在我们医院就医。因此我们学科的出院人次2023年同比2019年增长250%,手术人次同比增长400%以上!

内科工作岗位职责_内科工作内容总结及业绩_如何成功走上内科岗位

那作为一名医生,是不是拥有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就足够了,其实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能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在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医生—名字叫特鲁多,他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翻译过来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是一门人文的学科,是爱的艺术,我们要心中充满爱,对待患者要有共情能力,能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解决问题。

如何成功走上内科岗位_内科工作内容总结及业绩_内科工作岗位职责

温暖的医疗服务始于微笑,微笑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我的母亲是一位农民,不懂太多大道理,她总是对我说,“对患者一定要态度好一些,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微笑面对患者,在努力为患者解决问题,即使有时候结果不一定很好,患者一般也能理解。”

对一名好医生来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还需要具有医者仁心。来青浦之前,我的导师葛均波院士找到我讲到,青浦区是上海16个区里面唯一没有建设胸痛中心的区域,青浦区的很多急性心梗患者,舍近求远到上海市区医院就诊,因路途的耽搁,时间的延误,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他希望我能到青浦来,把胸痛中心建起来。我带着导师的医者仁心来到青浦,希望能在青浦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最后成为一片森林!

内科工作岗位职责_如何成功走上内科岗位_内科工作内容总结及业绩

作为一名好医生,除了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外,还需要有上下求索的科学精神,因为求索、创新精神才能推动医学不断发展。1929年,年仅25岁的德国实习医生维尔纳·福斯曼将导尿管通过左臂静脉送入自己的右心房,开创了心脏介入的里程碑!他为什么会想到将导尿管送入自己的心房呢?因为他看到文献报道有兽医将导管送到马的心脏去检测心脏压力,维尔纳·福斯曼就想,人也是动物,这个管子应该也能够送到人的心脏里面去。因为实验对象未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他就拿自己做实验。正是因为他上下求索的科研精神,才推动了整个心血管介入的发展,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我们也许经常会说这位医生临床能力强,那位医生科研好,但作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是需要临床和科研都好。因为临床和科研是孪生兄弟,在精湛的医疗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地探索钻研,就如维尔纳·福斯曼医生,把导管在兽医的应用发展到人类的医学,我们才能从工匠变成医学家。

提到科学、科研,大家也许会觉得很高大上,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科学问题经常就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比如,我们成功打造了青浦区的胸痛中心,现在已能高效的挽救咱们青浦区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并且我们胸痛中心在上海市质控中2022、2023连续两年名列全上海首位!这些是不是就足够了呢?我们日常工作中还经常碰到很多老百姓胸痛发作时不知道自己是心梗发作,没有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我们即便有精湛的医术也救不了他,这就提示我们需要提升老百姓的健康科普认知,因此,我们通过科普短视频、电台、电视台等各种途径进行科普宣传,目的就是让真正有需要就医的患者能及时就医。

最后,作为一名“好医生”,最难能可贵的是需要“不忘医者初心”。我的导师葛均波院士,他有很多头衔:院士、所长、院长、主席、主任、校长等,但他最珍贵最珍视的称呼是“葛医生”,因为他觉得治病、救命是他的最本职最重要的工作。也许我们行医多年之后,会走上领导岗位,会担任很多职务,但只要我们身穿白大褂、还是一名医生,我们一定要保持“医”如既往、不忘初心的医者本心。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0条)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