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在岗位上过新年!
福兔贺岁庆春节,万家灯火喜团圆。浓浓的年味里,大家齐聚一堂,迎的是新年,守的是亲情。可有这么一群人,守的却是大家的健康,春节于他们而言,仍是坚守岗位,奋战一线,他们用奉献铸就了新年里最美的风景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这个年,对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而言,就一个字“难”。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科室就一直处于“高压”态势,两个病区收住的满满当当,其中60%都是危重症患者,等待住院的患者也是一个接一个。1月20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九,科室10余位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还没等大家喘口气,一会儿的功夫又收进来10余位。据统计,大年三十,科室在院患者110人,其中病重33人,病危28人。面对这么多且病情急危重症的患者,科室在岗的医护人员,外加从其他科室抽调的医护人员,一个个忙的不可开交,恨不能一人分身好几个人来用。科主任陈凯,副主任张和平、蔡宇星、李志强,副主任医师王宝锋、王玮各自带队的医疗组,更是坚持每天查房,了解组内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其余医护人员也都坚守在阵地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青年医生肖雪是科室最后一位“小阳人”,哪怕身体不适,她也坚持“不离岗”。护士牛微更是直言近段时间大家真的很忙很累,真想大哭一场排解压力,可大家不会退缩,因为身后的患者还等着被救命。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重症监护室。这里的11张病床满负荷运转,监护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等各种救命仪器也都24小时不停歇。收治的全是高龄患者,病情危重且错综复杂,除了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外,一个个都还有血液、肾脏、心脏等基础疾病,治疗起来难度特别大,最多时11个患者中有9个都需要气管插管。作为负责监护室的医疗组组长,王玮跟队员常常是这边正在抢救,另一边的患者又出状况了……一个班次下来,大家累的直接瘫倒在地。为了及时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疗组的5位医生还建立了一个微信工作群,大家互通有无,随时在群里讨论患者病情,或分享治疗成果。
统计显示,截至大年初三,科室在院患者112人,其中一病区70人,二病区普通病房31人、监护室11人。这群身着白衣的凡人与病魔的激烈厮杀还在继续……
神经外科
春节期间的神经外科手术多,患者多,急诊多,医护人员也是格外忙!
大年三十4台手术、初一4台手术、初二4台手术、初三5台手术…….在大家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时,神经外科的医护团队不是在无影灯下手术,就是在病房救命,春节的喜庆与他们无缘,但患者的生命却需要他们守护。
今年假期,科室收治的患者主要以脑出血、动脉瘤和颅脑损伤为主,一个个病情危重且危急,治疗刻不容缓。面对一个个急需被救命的患者,科室全员不休,宋建荣、吕新文两位副主任也都是坚守一线,坚持每天查房,带领团队做手术。大年三十,宋建荣带领团队一整天都在手术台上奋战,大家忙的都没顾上吃午饭;大年初一也是,直到晚上也还在为急诊患者手术。
大年初二,医生蔡珂与丁泽新从晚上8时进入手术室,直到初三中午12时才从手术室里出来,先后为三位患者成功手术。与他们一样,科室的每一位医生都在为患者生命拼尽全力,他们加班加点,从白昼到黑夜,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只为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生机。
据统计,截至大年初三,科室共收治患者54人。从腊月28日起,科室监护室的15张病床就住满了患者,4台呼吸机不间断工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原本2班倒的护理班次也调整至3班倒,所有护理人员也都全员无休,与医生一起,奋战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
儿 科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他们见不得孩子生病。同样,儿科的医护人员也都用尽全力护佑着孩子们的健康。春节期间,儿科收治的患儿中,有感染肺炎住院的,有惊厥的,血小板减少的,还有因川畸病和过敏性紫癜住院的。面对不同的患儿病情,儿科医护人员群策群力,对症施治,争取让每个患儿都能早日恢复健康。
除了普通病房的患儿外,医护人员还要负责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小小孩”的救治。过年期间,科室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最多时有20个小病号。他们中大多是早产儿,其中31周、32周的早产儿有2个,35周的早产儿2个。对他们的照顾,医护人员都格外小心翼翼。
31周的早产儿乐乐因呼吸不好从外院转至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刚转来时,孩子嘴唇发绀,呼吸微弱,经医生团队紧急会诊和进行相关检查,最终诊断小乐乐为脓败血症、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病情危急,急需救治。在给予孩子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症治疗后,孩子的病情逐渐有了起色,目前已由有创呼吸机改为无创呼吸机,相信很快,就能拔管恢复自主呼吸了。截至目前,科室已陆续出院10余名患儿,在院的不到40名患儿,病情也都得到了较好控制,正在康复中。
介入超声科
“正月初三,介入超声,急诊置管15……”这是介入超声科主任刘建学大年初三晚9点19分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这不足15字的三句话,却道出了“介入”人的不容易。
从大年三十到初三,介入超声科共急诊置管33例。这33例,有的是在介入超声科做的,也有介入超声科医生推着器械下到病房去做的。介入治疗可谓是临床一线的好帮手,甚至可能是救命的唯一途径。
从县区转来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的一位胆总管肿瘤、合并黄疸指数高的患者,急需手术治疗。可因患者心脏功能极差,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此时,介入穿刺引流成了唯一的救命方式,否则患者将会因肝脏衰竭引发生命危险。1月25日,介入超声科张耀仁为患者急诊行经皮胆道穿刺引流胆汁,随着穿刺成功,黑绿色的胆汁顺着管子流进了引流袋。类似这样的操作,张耀仁一上午就为5位患者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
为这位患者穿刺成功后,时针已指向中午12点,眼瞅着就到饭点了,可张耀仁看了看门外几位等待治疗的患者,他二话不说,又开始了下一位患者的介入治疗……
这只是随即撷取的几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镜头。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特有的方式守护着全院近千名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样,大年初四,我院各科室也都正常开设门诊,像皮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妇科等患者较多的科室,均开设有两个以上诊室,为患者健康服务。统计显示,大年初四门诊共接诊患者1320人次。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